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院所新闻

我院组织夏季科研项目联查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5日 点击数:475 字体:

2023年6月2日,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院长阎旭东、副院长王奉芝、纪委书记张海峰及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各研究所 所长等对我院承担的科研项目及进展情况进行了联查。各课题主持人现场进行了汇报,学术委员及各研究所负责人进行了综合评分。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首先汇报了旱碱麦品种选育工作进展及主要苗头品种的长势情况,针对旱碱麦育种,构建10余个小麦耐盐、优质DH群体,为优质旱碱麦耐盐碱分子机理研究和种质创新提供了材料基础。目前承担在研项目4项,采用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开放式聚合轮回选择和叠氮化钠诱变等育种方法进行抗旱耐盐稳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绿色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选育、彩色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田间表现类型丰富。

植物保护研究所现承担科研项目3项,主要针对高油酸花生、油葵和油菜等油料作物开展抗盐碱品种选育及病虫害相关研究,以及利用白星花金龟对食用菌菌糠进行转化和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前营试验站主要开展虫粪肥对多种作物生长的增效效果的探讨研究试验,田间油葵等作物长势良好。

经济作物研究所在研项目3项,主要承担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以及河北省大豆创新团队黑龙港综合试验站建设以及棉花品种选育等相关工作。在大豆育种方面今年待审品种3个,种质创新21个;棉花育种以多抗、高产为主攻目标,今年将完成75份外引资源鉴定,配合常规杂交技术,建立稳定的抗病性鉴定圃,选育的苗头品系协棉701参加河北省棉花春播常规组区域试验。试验地出苗整齐,管理规范。

粮食作物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任务,目前已完成2150份后代材料南繁育种收获,室内165份品种(系)材料的耐盐性鉴定,及221份品种(系)材料的耐碱性鉴定,有4个自育品种参加本年度品种联试,谷子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已完成准备工作。玉米春季制种已经完成700余行区播种任务,玉米新品种“沧农99”通过初审,现正在公示期,夏玉米区域试验11组已完成备播工作。

果树研究所在研项目7项,主要开展红色梨新品种选育及创新利用、金丝小枣提质增效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内容。承担河北省外专局引智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建设及岗位专家协助任务,多措并举培育筛选红梨、枣、果桑等新品种。

畜牧草业研究所主要从饲草栽培和旱作种植技术两个方向开展科技攻关。持续开展苜蓿及燕麦品种筛选及水肥耦合栽培技术研究、青贮玉米旱作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研发了苜蓿平衡施肥等多项技术。目前前营试验站部分试验地正在开展草粮轮作等研究内容。同时围绕旱作种植技术,主要开展旱碱麦雨养旱作高效栽培技术研发。

此外,蔬菜花卉研究所、海洋与水产研究所,农产品加工与利用研究所、智慧农业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及林业生态研究所均将承担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取得成效进行了汇报。

阎旭东院长最后总结发言,旱碱麦科研攻关工作是目前我院工作重点,尤其是旱碱麦育种工作,要持续创新,拿出更好的品种,促进我市旱碱麦产业更好发展。小麦收获在即,相关课题组抓好时间节点,完成小麦收获及科研数据采集,同时注重开展技术培训和观摩,更好服务三农。阎旭东院长对各课题组在前营试验站的工作给予肯定,认为亮点纷呈,各有特色,并强调各研究所要继续加强试验基地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各所要树牢研究整体方向,准备把握科研项目对研究方向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产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