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概况
刘进余,男,中共党员,1961年8月出生,研究员,现任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所长,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导师。沧州市林果选育及高效栽培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首席专家。
主要荣誉称号:(1)河北省政府特贴专家;(2)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3)河北省专家服务明星;(4)河北省科普先进个人;(5)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突出贡献奖(享受市级劳模待遇),(6)中国干果产业突出贡献人物;(7)河北省“六五”农业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8)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沧州市青年科技奖。
研究方向及主持承担主要项目:作为沧州市林果选育及高效栽培方面的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果树(梨、枣)新品种选育研究、梨枣深加工产品研制开发及果粮间作复合高效栽培等项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林业局及沧州市科技局等部门的重点研究与推广课题15项,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①抗逆优质高产果树新品种选育及应用;②梨资源鉴定评价与优良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③果粮间作复合高效种植模式与技术研究及应用;④梨、枣土壤水分动态及节水型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⑤梨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开发;⑥北方抗逆优质果树新品种基因库建设;⑦出口创汇型鸭梨及金丝小枣生产基地建设;⑧抗盐碱果树新品种的引进及应用。
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1)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2项,(2)获市厅级科技进步奖6项,河北省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3)研制的枣深加工产品“金丝特丰水晶蜜”在首届中国枣业大会暨国际枣属植物研讨会上获得金奖。(4)主持建成了抗逆优质果树新品种基因库,培育了6个果树新品种(系),选培育国审果树新品种1个,省审果树新品种4个,(5)鉴定成果2项;(6)获国家专利5项.
学术造诣: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理事,中国林学会会员,中国农学会会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会员,河北省枣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沧州市农业新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先后在《园艺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华北农学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及《中国果树》等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00多篇,参与编写著作3部。
张立树,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果树新品种选育、栽培及推广应用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下达的课题多项,获得多项成果,解决了梨、枣等果树无公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果树无公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获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第3名),市厅级科技奖励6项,选育出并审定4个果树新品种,其中枣新品种沧蜜1号通过国审。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编著作2部,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项。新成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累计实现经济效益上亿元。受表彰多次。沧州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因公出国培训1次。
李志欣,副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本科,学士,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果树新品种选育栽培及枣粮间作复合高效栽培等项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项,市厅级6项,发表科技论文80多篇,其中第1作者的国家级核心期刊5篇,参编专著2部,国审果树新品种1个,省审4个,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通过审定地方标准1项,成果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多项荣誉奖励。
孙秀坤,女,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高级农艺师。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果树新品种选育、栽培及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参加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选育出果树新品种4个,其中枣树新品种2个:沧蜜1号、沧金1号;杏树新品种2个:早红、早甜。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励6项: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沧州市社会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林学会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沧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参编出版专著2本。
因平时工作努力,业绩突出,先后获市、院有关部门表彰多次奖励,2005年获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嘉奖奖励,2008年、2013年获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嘉奖奖励,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科协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获沧州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