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诊室

主题: 苜蓿-玉米-小黑麦(饲用燕麦)三作复种高产栽培技术 [阅读数: ]

在河北东部平原区苜蓿生产中,苜蓿一般每年刈割4-5茬,平均年产干草700~1000kg/亩。受气候条件,特别是降雨的影响,各茬之间的产量和品质差异明显。第一茬苜蓿产量最高,占全年产量的45%左右,此时降水少,易晾晒,品质好,市场价格最高;而在苜蓿的3-4茬,随着当地气候进入雨热充沛期,降雨量加大,给苜蓿按时收割和晾晒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发生霉烂的概率大增,产量下降、病虫草害严重,品质下降,收入不到全年的一半,使这一阶段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成为当地苜蓿生产的瓶颈。

为有效解决苜蓿对中后期雨热资源利用率低及耕地“非粮化”政策对种植苜蓿等饲草作物的限制等问题,河北草业创新团队栽培岗位通过连续多年的试验研究及技术示范,形成了苜蓿-玉米-小黑麦(饲用燕麦)三作复种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采取宽窄行带状种植方式,第二茬苜蓿收获后(6月中旬)在宽行空白带种植玉米,以玉米的生产和管理为主,充分利用7月至9月的雨热资源,通过玉米高产种植模式,加之苜蓿根瘤的固氮作用,达到玉米的高产;采用预留空白带播种方式,可有效减少玉米苗期与苜蓿的水肥竞争,保证玉米的全苗壮苗和正常生长。玉米收获后如墒情合适在原地块种植小黑麦,第二年5月份与第一茬苜蓿同期成熟混合收割,玉米收获后如墒情不合适可在第22月底在原地块种植饲用燕麦草,5月份同苜蓿同期混合收获,实现“三作复种”,达到高产高效。

该技术已作为河北省地方标准发布,技术要点如下:

该种植制度最佳种植模式为苜蓿6行,行距15cm,玉米2行,行距40cm,苜蓿玉米间距35cm,带宽1.85m。具体种植方法如下:

1、第一年9月份种植苜蓿,6行,行距15cm,总宽75cm,留白110cm,再种下一个6行苜蓿,以此类推,苜蓿种子播量1.0kg/亩;

2、第一年10月份在110cm的留白区域种植小黑麦,4行,行距20cm,小黑麦苜蓿间距25cm,播量6.5kg/亩;或第二年2月底在110cm的留白区域种植饲用燕麦草,4行,行距20cm,小黑麦苜蓿间距25cm,播量8.0kg/亩;

3、第二年5月中旬左右混合收割第一茬苜蓿和小黑麦或苜蓿和饲用燕麦;

4、第二年6月下旬适期收割第二茬苜蓿后,赶墒在小黑麦种植区播种玉米2行,行距40cm,苜蓿玉米间距35cm,株距18cm,每亩播种4000株;

5、适期收获玉米后播种小黑麦或第2年播种饲用燕麦,苜蓿为多年生植物,在种植5-7年后只需在留白带更替种植小黑麦(饲用燕麦)和玉米即可。

注意事项:玉米播种时注意施足底肥;适播期如底墒不足,有条件地块可采取灌溉措施,减少苜蓿对玉米苗期的竞争。该技术适用于种养一体的牧场。

 

 

 

 

 

 

 

 

 

 

 

苜蓿-小黑麦(饲用燕麦)种植模式

 

 

 

 

 

 

 

 

 

 

 

苜蓿-青贮玉米种植模式

 

 

 

 

 

 

 

 

 

 

 

苜蓿-小黑麦种植模式                               苜蓿-玉米种植模式